今年315晚会五大猜想,哪个会是关注对象呢

一年一度的“315&rdqu...

一年一度的“315”(国际消费者权益日)即将到来,是全球人民一起打假的日子。“315打假”成为中国企业和民众集体关注的现象,其热度可能仅次于春晚。

历年来315重点关注对象都是各种假冒伪劣、问题食品,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,这是广大消费者最关心的重点对象,还有就是互联网企业,从产品质量到交易环节再到用户隐私泄露,这几年都有相关案例曝光。去年暴露了培训机构大整改出现很多问题,存在很多在线教育的乱象,今年应该要特别关注教育行业方面。根据近几年曝光的案例,我们来猜一下今年会曝光哪些问题呢。

猜想一:校外培训整改和在线教育乱象

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,教育部党组书记、部长陈宝生亮剑“校外培训热”。随后,一系列政策“组合拳”对准校外培训机构,规范校外培训机构,开启了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、规范校外培训的“史上最严”治理活动。这一轮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力度非常大,全国最终调研摸排了40万个校外培训机构,整顿了27.3万个。

虽说在去年进行了全国各地区摸底排查、规范整顿,初见成效。但许多关键性、根本性问题并未得到解决,且治理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新的乱象。一直以来,线下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改主要在办学资质、师资和违规培训,线上教育的过度营销、虚假宣传、网贷、师资、退费难等问题也是投诉热点。如此看来,教育行业存在的问题也有可能成为今年315的关注领域。

猜想二:互联网流量数据造假

互联网企业从小规模刷单到大规模数据造假:在线旅游企业马蜂窝1800万“真实点评”抄袭、在线视频企业爱奇艺关闭前台播放数据……

今年 2 月,央视点名明星微博存在流量造假行为,娱乐明星和流量小生们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次的微博转发,平台、水军、渠道形成一条足以左右文化产业风向和传媒话题的黑色流量产业链。

对于刷量等互联网黑产,3·15晚会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。在流量造假的时代,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,无从选择相信,最终导致怀疑一切数据的真实性。对其进行整改,本质上是在促进市场秩序稳定。

猜想三:大数据杀熟

“大数据杀熟”近年来颇受关注。“杀熟”,即同样的商品或服务,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。近两年来包括滴滴出行、携程、飞猪、京东、美团、淘票票等多家互联网平台均被曝疑似存在“杀熟”情况,涵盖在线差旅、在线票务、网络购物、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,特别是OTA在线差旅平台较为突出。

人们痛恨“杀熟”的理由很简单,用户感受非常恶劣。平台垄断、店大欺主也就算了,但平台再利用大数据杀熟,越是老客户越宰客,既侵犯隐私,又辜负公众的信任。对于新的互联网产品模式,3·15晚会也是关注有加的。

猜想四:老年人保健品骗局

媒体曝光了多年的保健品骗局,在2018年终于爆发,干了一票大的。由丁香医生引爆的针对保健品直销企业乱象的调查渐成燎原之势,正是从那时起,保健品直销企业涉嫌虚假宣传、传销等违法行为引起广泛关注。

像保健品这类使用产品者人数众多,某些直销企业或街头小店会以类似的招数忽悠消费者,所以,对于这样的现象,应该需要思考如何做好前置处理,否则类似的问题将会更多,且将会波及更多人群受到影响。早些年央视315曾经曝光过权健,现在权健倒下了,不知道今年会不会做个回顾。

猜想五:隐私泄露

在过去一年,全世界都在接二连三地曝出隐私泄露事件。一直以擅长技术面目示人的 Facebook、Google+ 纷纷陷入数据泄露丑闻;国内,与大部分普通人生活更近的物流、酒店行业成为重灾区。

在 1 月 25 发布的#2018年十大消费者侵权事件#中,个人信息也成为了关注重点。仅过去一年,就有多起未经许可采集用户隐私信息的事件曝出,甚至是升级到盗取用户关系链向用户推荐“可能认识的人”、通过 App 权限录音权限推送针对性广告等“高阶玩法”。

不过,不按常理出牌,是 3·15晚会的一贯风格,上述的猜想不一定会被3·15晚会关注到,毕竟以目前的境况而言,就算是不被 3·15晚会关注到,市场那只“看不见”的手终究会整治这些乱象。

Related Posts

Comments are closed.